您的位置:首頁 > 生活 > 影娛 > 大人小孩愛看的這個經典電影有什么魅力?

大人小孩愛看的這個經典電影有什么魅力?

時間:2020-06-29 14:51:42 來源:頭號剪影

問你一件事兒,這個世界上,是否有這么一部影片,能讓你從小看到大,即使看100遍,也看不膩?

很慶幸,我遇到了這樣一部影片。你能相信么?還是一部動畫影片!

它就是——《龍貓》!宮崎駿的經典神作!

我觀看《龍貓》的次數,多到自己都數不過來。而且,每次觀看都能被影片的魅力吸引進去。

影片中,恬靜美好的畫面、空靈動聽的配樂、可愛調皮的孩子、簡單質樸的故事、夢幻遐想的龍貓、純真美好的童年……毫不夸張的說,《龍貓》的每一楨都是經典。

過去看《龍貓》,我還是孑然一身,現在,我已經有了兩個女兒(《龍貓》中草壁達郎家也是兩個女兒,姐姐小月和妹妹小梅),每每陪兩個女兒一起看《龍貓》的時刻,就是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,那種感覺…真好…

每次看到“灰塵精靈”伴隨著《黃昏的風》配樂,從草壁家飛向夜空時,都會不自覺的做個深呼吸,面部肌肉也會不自覺的舒展開,那是一種本能的愉悅與輕松。這也許就是《龍貓》帶給我的最原始的“喜歡”的感覺吧。

宮崎駿的《龍貓》首次上映于1988年,距今已經32年之久!可以說,這是一部非常特殊的動畫片,它不分年齡段,大人孩子都愛看,真正做到了陪伴幾代人的成長。我想,即使多年后,我的女兒也會陪她的孩子一起看《龍貓》吧。這就是真正的經典,雖經歲月的磨礪,卻歷久彌香。

如果你非要問我到底喜歡《龍貓》什么?說實話,我已經無從思考,或許也會思考很久。是啊,到底我喜歡這部影片什么呢?

《龍貓》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,從頭至尾沒有強烈的戲劇沖突,卻用大量篇幅描繪了鄉下普通平凡的生活、鄉下質樸熱心的鄰居、鄉下古老神秘的傳說、鄉下生機勃勃的森林、鄉下堅強樂觀的“草壁一家四口兒”……

一切,樸實到好像這些畫面原本就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里——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“童真”感覺。

我們跟著“小月、小梅”一下子找到了屬于我們自己的童年幻想。

看《龍貓》的過程,是一種放空自我的過程,在當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,每個人都在不停的忙碌著,每個人又都變得如此浮躁。很少會靜下心來,放空自己。而溫暖、治愈的《龍貓》會讓所有人的心,跟隨龍貓的陀螺,一起翱翔夜空,放飛自我。

我們能聞到,小梅擺在爸爸書桌上的花香。

我們能感受到,小月夜晚抱著柴火時的狂風抽打。

我們能看到,小月、小梅種下的橡樹 種子在泥土中拼命的生長。

我們能體會到,母親病重時,一家人只要在一起就很好的那種簡單幸福!

人人都說,喜歡看《龍貓》的人,一定是個內心很溫暖的人。其實,我想說,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柔軟、溫暖的那一部分。《龍貓》只是做到了“喚醒”所有人心底里最溫暖的那一部分。

關于《龍貓》,我不想做過多“深度解析”或者“另類解析”,因為我不想讓過度解析破壞了《龍貓》原本純真的那份美好。

在這里,我只是作為一個“觀影記錄者”,把我看《龍貓》的美好感受記錄下來,存在我心底里的“影視檔案館”中,僅此而已。

“頭號剪影”的觀影檔案——《龍貓》

影片《龍貓》中,每一個畫面,每一個音符,每一個人,每一個生物精靈……都展現出了極大的美好,將這些美好組合在一起,就形成了下面的《龍貓的美好檔案》。

下面,讓我們逐一打開這些美好畫面:

1. 爸爸檔案篇:

《龍貓》里的爸爸草壁達郎,堪稱模范爸爸,可以說,影片中的美好基調,都源自爸爸的美好。本來,妻子病重住院,還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,達郎即當爸爸,又當媽媽,還得辛苦工作養家,生活不可謂不艱辛。可是草壁達郎呈現出來的卻是那么的積極、樂觀。實屬難能可貴!即使日子再難、再累,也要笑著面對孩子,笑著面對老婆,笑著面對所有人。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!扛著一家人勇敢前行的真男人!

2. 媽媽檔案篇:

草壁媽媽在《龍貓》中并沒有交代太多,也沒有說具體得了什么病。但草壁媽媽雖然面容憔悴,掛在臉上的卻始終是充滿美好的微笑。面對孩子時的慈愛,面對老公時的堅強。絲毫沒有抱怨情緒,并展現出了積極面對病情的一面,爭取早日康復,回到溫暖、充滿愛的家!畢竟,有媽媽在的家,才是完整的家!

3. 小月檔案篇:

相信我,如果你有個女兒,你會希望你的女兒像小月一樣懂事的。作為姐姐的小月,在媽媽生病住院階段,儼然已經超越年齡的“成熟”,早早的負擔起了“媽媽”的角色,盡量不用爸爸操心。可以陪妹妹玩兒,可以為家人做早餐,可以很快交到朋友,可以帶妹妹去學校,可以給爸爸雨天送傘,可以背妹妹睡覺,在妹妹出現危險時,還可以照顧到妹妹的安全。簡直就是完美的姐姐、完美的女兒。

但別忘了,她還是個孩子,她也需要幫助,遇到困難時也會哭。從醫院來電中得知媽媽病重的消息后,開始擔心害怕,也讓她慌了神,急忙給爸爸打電話,和無理取鬧的妹妹小梅大吵一架,由此引發了本片最大的矛盾點——小梅失蹤!

小梅失蹤后,小月展現出了作為姐姐的擔當,長途奔跑,四處尋找,最后終于在龍貓的幫助下找到了徒步去往七國山醫院的妹妹小梅。

可以說,小月符合所有家長希望培養出來的那種孩子:有孩子的可愛一面,有姐姐擔當的一面,有獨立向上的一面,也有成熟懂事的一面。得女如此,夫復何求!

4. 小梅檔案篇:

片中,小梅的樣子,其實就是我們童年的樣子。

面對陌生人會躲在大人身后。面對新環境會展現出極大的好奇心,想要探索所有的地方。喜歡跟著姐姐屁股后面跑,姐姐做什么,她就做什么。對待未知的事情,總是充滿了童真的幻想,幻想著灰塵精靈,幻想著種子在一夜間長大,幻想著大龍貓,幻想著貓咪公交車……總之,一切的一切,都是我們在童年時、也只有在童年時,才能做得到的美好幻想。

感謝宮崎駿,讓我們跟隨小梅的童年幻想,一起飛翔在龍貓的天空中。

作為成年人,我們內心深處,其實是希望這一切并不是幻想而是真實的……就好像影片結尾,草壁媽媽望向窗外說:“我好像看到小月和小梅坐在樹枝上”……

實際上這個時候,宮崎駿已經模糊了“幻想”和“現實”的界限,讓觀眾體驗了一次從“現實”走進“幻想”的夢幻之旅!

5. 村民檔案篇:

《龍貓》中出場的所有村民,都展現出了美好與善意,他們質樸而且可愛,讓人覺得就是真實存在的人。

熱情打招呼的郵遞員叔叔;平時敬而遠之總是做怪表情的頑皮小凱,關鍵時候卻能為你送傘、為你找人幫忙。

還有主動幫助草壁一家打掃房間的婆婆;

以及小梅失蹤后,那些自發幫忙尋找、參與打撈的所有村民們……

所有人,都是那么的純天然般的美好。

也許,這就是我們所期盼的、喜歡的人與人的相處方式吧。

6. 龍貓檔案篇:

大龍貓,這個只有孩子才能看到的大龍貓,符合孩子內心對“神秘怪獸、天然萌寵、可靠依賴、理想伙伴”的一切設定。

大龍貓,生于孩子的內心,屬于孩子內心深處的一個陪伴者,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過程,屬于孩子的精神依靠。

當孩子遇到困難時,大龍貓就會出現,給予孩子幫助。其實,幫助孩子的,就是孩子自己本身!而解決困難的過程,就是孩子自身通過努力,克服困難、戰勝困難的過程!也預示著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實現了蛻變!

即使我們長大成人,我們心中的“龍貓”依然在內心深處永遠的陪伴著。它使我們變得堅強,教會我們如何克服困難。它使我們已開始變得浮躁的心,慢慢的變得純凈。它使我們感覺不再孤單。

也許,這就是我如此喜歡看《龍貓》的真正原因吧。

最后:每個人的心中,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《龍貓》。今天,頭號剪影記錄下了我個人的《龍貓的美好檔案》,特此紀念。

不知道,和你心目中的《龍貓》觀影感受是否一樣?又有哪些不同呢?

標簽: 經典電影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