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故事時間都沒搞清楚?局中人是電視劇還是網劇
一部電視籌拍前,負責服裝道具的人一定會跟總導演確認全劇的服裝問題,去租也好,找工廠做也罷,甚至找贊助也行,這些是在開拍前就要定下來的。
這里就會涉及到著裝風格的問題,最起碼要搞清楚夏裝還是秋冬裝。至于劇中人物要穿什么季節的衣服,肯定不能跟著實際拍攝時間走,而是要照著劇情需要來。
如果運氣不好,冬天拍夏天的戲,演員就會挨凍;夏天拍冬天的戲,就會捂出痱子來。
最舒服的當然就是拍應季的劇,各季節拍各季節的。但是有的電視劇時間跨度大,制作周期又短,不可能把一年四季都拍上,也就只能讓演員多受點苦了。
時裝劇還好,有地方賣說不定還有人贊助,而古裝劇特別是軍裝劇就不行了。角色又沒有絕世武功可以無視冷暖,一套服裝穿四季會讓劇情大打折扣。諜戰劇更是應該要求嚴一點,主角都是高智商的人物,怎么會不知道什么季節穿什么衣服呢?
近日,由潘粵明和張一山主演的諜戰劇《局中人》就是這樣的劇。該劇從1945年日本人投降前夕,一直拍到目前劇情的1947年初,中間經歷過日本人投降、國民政府還都、保密局掛牌、國民黨召開制憲國大等大事件,但演員的服裝一直沒怎么換過,無論春夏還是秋冬。
室內戲都是外套+襯衫+領帶,室外戲還得再套一件大衣甚至圍巾和手套,似乎就好像一兩個月之間發生的故事一樣。
比如,劇情的一開始提到日偽處于崩潰的前夜,時間應該在1945年8月15日之前。
等到國民黨接管南京,沈放在監獄接受甄別的時候,他說幾個月前沈林見過一面,也就是加藤懷疑沈放皮手套那次。
沈放進監獄應該是1945年9月份以后的事情了,而所謂的幾個月前的南京城,恐怕是不需要穿大衣加皮手套的。
再比如,劇中提到在1946年的8月份,軍統改成保密局。要知道南京可是號稱“四大火爐”的,即便是在上個世紀,8月份也是非常熱的。
但是,劇中的人物依然是那套服裝,絲毫沒有把南京的“夏天”放在眼里。那個在露天站崗的士兵,穿著大衣,全副武裝,一點也感覺不到熱。
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演員說話時呵出的熱氣,可以知道該劇是在冬天拍攝的,所以演員穿得多一點自然舒適度上要好一些。
但是這是部諜戰劇啊,服裝和道具配合不了劇情和故事節奏,這邏輯從一開始就弱了。導演都還沒搞明白故事發生的時間,就拍出來給我們看,這是弄啥呢
夏天穿大衣的特工,容易讓人以為是腦子有問題,冷暖都不知,如何去搞情報呢?
如果拍戲時為了成本和舒適考慮,就可以忽視服裝在劇情表現上的作用,那如何拍得出優秀的作品呢?
如果一個劇組在服裝上都這么糊弄,還是不要拍很嚴謹的諜戰劇比較好,容易砸了招牌!
大家說是不是這樣?
標簽: 局中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