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你向往的生活就是這樣!《向往的生活》第4季的進步和退步
黃磊喊周迅一聲妞妞,《向往的生活4》在21世紀初的電視劇懷舊思緒中開播。豆瓣給出了8.0的評分,創下近兩年的新高。城市網收視率更是創下今年新高。
這是節目從2017年開播以來,城市網數據最高的一次。而且首播就一舉拿下破2%的成績,說明這個節目已經具備了媲美《好聲音》《奔跑吧》的國民級。
第四季節目,憑什么拿下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?我們從電視節目制作的角度來評價它的進步與退步。
掌聲一:熱帶環境帶來真實的驚喜
如果說《向往的生活4》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的話,那一定是它的選址首次來到了熱帶。
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。首先是環境上,被植被環繞的蘑菇屋堪稱四季顏值最高,還附贈一顆被視作熱帶標志的椰子樹。
此外還新添熱帶萌寵,兩只孔雀“之南”和“彩云”,向往的動物園再添一枚新員工。
農作物也和亞熱帶完全不同,這次他們擁有的農田是熱帶水果,主要的農活也不再是插秧,而是種西瓜。
可以想象,隨著這一季節目的錄制,西瓜苗也會逐漸長出西瓜,水果植物的養成,會比第2季的油菜花、第3季的秧田更有吸引力。
掌聲二:出現一批高級鏡頭
由于拍攝地空曠,且廚房、飯廳等附屬場景,都經過了精心設計。
例如飯廳房檐垂下的藤蔓,不僅是“構圖神器”,也為蘑菇屋增添了不少層次感。
大量長焦鏡頭的使用,出現了一些前景配搭的精美畫面。
過去的航拍鏡頭,往往是記錄真人秀的外景,今年出現了用航拍記錄真人秀的敘事畫面。
每到飯點時,攝制組會臨時進入蘑菇屋院內,搭設滑軌,拍攝運動鏡頭。
整體來看,今年的鏡頭運用有了標準和規范,好看的畫面也越來越多。
掌聲三:關照現實的能力越來越強
去年節目為了“有意義”,還刻意增加了一組來做田野調查的學術團隊,作為支線劇情介紹。今年,這種意義闡釋就顯得毫無必要。
在先導片里,黃磊說,錄制了這么多季,是第一次感覺到節目和現實生活無縫銜接。
在疫情的背景下,全國人民都被迫“慢下來”,在家中過起了向往的生活。連從不站在廚房的何炅,今年也拴上了圍裙。
過去,觀眾看這檔節目的心緒,是在忙碌的快節奏中期待慢生活,今年,變成了在“慢生活”里尋找情感的同伴。
第一期節目里,周迅也發出類似的感慨:“國泰民安,就是我們向往的生活。”過去這句話一定會讓你反感,但今年,你一定不會覺得很“大”。
接下來說說缺點:
噓聲一:越來越直白的“任務線”
早期《向往的生活》是有任務的,第一季的任務就是掰玉米。今年的第一個任務是種西瓜。
彭昱暢,走入田野執行主線任務。
而何炅的招待身份,也更加明確,跟周迅插花交流,偶爾去田間干活。
黃磊依然負責做飯。但今年不同的是,曾經無所不能的黃大廚,居然要被迫“學習做飯”了。
因為他并不會做云南傣家菜。第一期提出的“包燒”就是個全新的題目。
他還得自己去翻看說明書。
還看了一段教學視頻。
做的過程還怕翻車。
越來越直白的任務線,讓向往的生活,不是簡單的一日三餐、茶歇相聚,而是也同時背上了繁重的任務。
噓聲二:“宣發味”搶了老友記的戲
隨著節目逐漸為大眾熟知,出現了一種隱憂。越來越多嘉賓帶著功利性的出現,宣傳了自己的作品,這是否違背了體驗生活的初衷?
有網友點評說,越來越像在看戶外版《快樂大本營》。無論是出場還是吃飯還是聊天,每個人都在這場名為“生活”的大秀里,繼續完善著本來就有的人設,缺少了觀眾原本期待他們“放松自我”的煙火氣。
的確,越來越多的嘉賓只是為了上這檔綜藝而上綜藝。
這個節目,需要在商業與情誼之間找到一種平衡。這種平衡表現在對新嘉賓的包容,和對老熟人的回憶。
噓聲三:細節!細節!細節!
聲畫不同步的情況,時有發生。
例如在講話的時候,沒有對上嘴形。(第一期至少出現了3處)
長焦鏡頭本來是克服過去監控式拍攝的景別單一的問題,但也導致節目經常出現虛焦的情況。
郭麒麟的亮相也太慘了,焦都去哪兒了?
換了幾個清晰度版本,我確定不是清晰度的問題,也不是后期物理放大導致的。
細節決定成敗,這可不是一個做到第4季的成熟節目應該出現的情況。
你給這一季向往的生活打幾分?
標簽: 向往的生活